在环境应急、水质安全、生态监测与公共饮水保障领域,便携式生物毒性监测仪利用发光细菌(如费氏弧菌或青海弧菌)的生物发光强度在受毒物抑制后的变化,快速评估水样中综合毒性水平,实现对重金属、农药、有机污染物等未知或复合毒物的广谱响应。便携式生物毒性监测仪检测无需预知污染物种类,结果直观、灵敏度高,特别适用于突发污染事件的现场快速筛查。

1、生物反应仓
反应仓内封装着冻干或液态保存的发光细菌。测试时,细菌与水样混合后启动代谢,正常状态下发出稳定生物荧光。当水样含毒性物质时,细菌代谢受抑制,发光强度下降,下降程度与毒性成正比。反应仓设计密封、避光,确保生物反应不受外界干扰。
2、光电检测器
采用高灵敏度光电倍增管(PMT)或CMOS光传感器,精准捕捉细菌发出的微弱光信号(可低至几光子级别)。具备宽动态范围与低噪声特性,确保微小光强变化也能被准确识别,是实现高灵敏度检测的关键。
3、恒温控制系统
发光细菌的代谢活性高度依赖温度。仪器内置微型加热/制冷模块,将反应仓温度精确控制在15℃或20℃(依菌种而定),确保细菌处于适宜生理状态,提升测试重复性与准确性。
4、样品进样与混匀系统
包括定量移液模块或注射泵,精确控制水样与细菌试剂的加入量。部分机型配备微型搅拌装置,确保两者快速、均匀混合,缩短反应启动时间,提高检测效率。
5、数据处理与显示系统
集成嵌入式处理器与触摸屏,自动计算发光抑制率(如15分钟抑制率),根据标准曲线换算为等效苯酚毒性(mg/L)或毒性等级(无毒、轻毒、中毒、重毒)。支持数据存储、GPS定位与蓝牙传输,便于现场记录与上报。
6、电源与防护外壳
采用可充电锂电池供电,支持连续工作数小时,满足野外作业需求。外壳防水、防尘、防摔,适应雨天、河岸、事故现场等复杂环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