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土壤污染排查、食品安全快检、工业废料筛查与应急环境监测中,便携式重金属仪能快速锁定铅、镉、汞、砷等有毒金属,实现现场筛查。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,不仅关乎环境评估,更直接影响公众健康与决策制定。掌握
便携式重金属仪的正确使用方法,是确保每一次捕获都精准、可靠的必修课。

 
  一、使用前准备
  设备检查:
  确认电池电量充足,建议满电操作;
  检查探头窗口是否清洁、无划痕或污染,使用专用镜头纸轻轻擦拭。
  环境评估:
  避免在强电磁干扰、高温、高湿或强风沙环境中使用;
  确保检测区域无易燃易爆物(尤其使用XRF时)。
  安全防护:
  佩戴手套,避免直接接触污染样品;
  使用时,探头必须紧贴样品,确保辐射安全联锁生效。
  二、样品制备
  固体样品(土壤、矿石、塑料):
  均匀粉碎至粒径<1mm,减少颗粒效应;
  压片或装入专用样品杯,用X射线透射薄膜(如Mylar)密封,确保表面平整。
  液体样品(水、油):
  静置或过滤去除悬浮物;
  倒入液体专用样品杯,避免气泡。
  不规则样品(金属件、电子废料):
  清洁表面油污、氧化层,确保检测面平整。
  三、仪器校准与模式选择
  校准验证:
  每日使用前,用标准校准块进行检测,确认结果在允许误差范围内;
  若偏差过大,执行仪器校准程序。
  模式选择:
  根据样品类型选择预设模式(如“土壤”、“合金”、“塑料”);
  不同模式对应不同的X射线能量、滤光片与分析算法,确保最佳灵敏度。
  四、检测操作
  定位与接触:
  将探头垂直、稳固地压在样品表面,确保贴合,防止漏光。
  启动检测:
  按下检测键,仪器自动发射X射线并采集光谱;
  保持探头稳定,避免移动,直至检测完成(通常10-60秒)。
  参数优化:
  对低含量元素或复杂基体,可延长检测时间(如30-60秒)以提高精度;
  对轻元素(如S、Cr),可启用真空或氦气模式(若设备支持)。
  五、结果读取与记录
  查看数据:
  仪器自动显示各元素含量(mg/kg或ppm)、误差范围与谱图;
  关注关键元素(如Pb、Cd、As)是否超标。
  数据保存:
  记录检测时间、地点(可结合GPS)、样品编号、操作人员;
  导出数据至U盘或上传至管理平台,便于追溯。